嵌入式技术
层级
- 应用层
- 中间件层
- 操作系统层
- 抽象层
- 硬件层
初始化过程
- 片级初始化
- 版级初始化
- 系统初始化
系统部件
- 嵌入式微处理器
- 存储器
- 内外总线逻辑
- 定时计数器
- 看门狗电路
- IO 接口
- 外部设备
- 其他部件
典型架构
层次化模式架构
层次化模式,
调用方式分两种
封闭型,智能调用同层、下一层,封装,移植性好。
快放型,可以调用任意一层,性能好
递归模式架构
- 自顶向下,没有便宜用例中规定的需求
- 自底向上,最终开发者会达到子系统级的抽象
发展历程
- 单片微型计算机
- 微控制器
- 片上系统
- 以 Internet 为基础的嵌入式系统
- 智能化、云技术推动下的嵌入式系统
微处理器
- 微处理器 MPU
- 微控制器 单片机 MCU
- 信号处理器 DSP
- 图形处理器 GPU
- 片上系统 SOC
嵌入式操作系统定义及特点
时间敏感程度
- 嵌入式非实时系统
-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
安全性
- 非安全攸关系统
- 安全攸关系统
特点
- 微型化
- 代码质量高
- 实时性强
- 专业化
- 实时性强
- 可裁剪、可配置(可定制)
操作系统内核架构
宏内核
内核实现的功能复杂度高,用户空间只放应用程序
运行效率高,占用资源多,不易裁剪,稳定性安全性相对差
微内核
内核实现的功能简洁,大部分服务放在用户空间,服务使用C/S架构
结构清晰,有利于协作开发,方便裁剪移植,可靠性安全性高,适用于分布式系统(C/S架构),性能相对差
嵌入式数据库分类
- 内存方式
- 文件方式
- 网络方式